當老師的三種方式你都了解么?三個方式有什么區別?
想當老師,你以為考了教師資格證就行了么?哼哼,證書只是當老師的一個必要條件,有了以后你才有當老師的資格。
而當老師又分為三種方式,事業編制、合同制、臨時代課,這三種方式有什么區別呢?
一:事業編制
事業編制就是考編,因為教師這個職業屬于事業單位,所以教師資格享受事業單位的待遇,前提是你在編制內 ,在編教師工資由基本工資、津貼補貼、職稱工資和工齡工資等組成,還享受五險一金,職稱越高工資越高,工齡越高工資越高,由國家工資狀況跟當地財政狀況掛鉤。
當然,在編教師也是最難考的,不僅難考,競爭也是非常的大,但因為在編教師比較穩定,待遇也好,每年還是吸引很多人去考。
既然有在編教師那就一定還有非在編教師嘍,那非在編教師是怎么回事?
由于在編教師每年的數量都是有限的,非在編教師就是因為在編教師的位置不夠了,所以就暫時沒有編制,如果有位置后會優先安排這些人。入編后,非在編人員可以算入未入編期間的教齡。
二:合同制
合同制教師顧名思義就是采用簽合同的方式招聘教師,工資待遇與在編教師相差無幾,而五險一金繳納的是企業險而不是事業單位險,工資狀況和受聘單位相關,要注意,簽了合同就不能入編。
合同制也比較穩定,所以還是不錯的。
?三:臨時代課
學校出現臨時性教師短缺,又無法通過教師招聘的方式統一調配,這種情況就得需要找代課老師了。代課老師的工資待遇遠不如其他兩個,一般沒有五險一金,只有代課費,是學校自主組織的招聘,由學校發工資。
總的來說就是不穩定。
當然當老師還有很多形式,如私立學校老師、特崗教師,這里的話就不一一講了,弄懂前三個的區別就好了,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