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下教資筆試最新評分標準公開!
距離24下教資考試不到兩個月了
該怎么重點復習呢 ?
主觀題的評分標準又是什么呢 ?
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掌握答題規律呢 ?
別著急 !24下最新教資筆試評分標準來啦!
01.綜合素質評分標準(中小學通用)
【單項選擇題】29*2分
原則:選對就有分
【材料分析題】2*14分
原則:答題方向、分條羅列、字跡、行文
(1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、字跡美觀、行文邏輯清晰(12-14分)
(2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且行文邏輯清晰(10-12分)
(3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、字跡美觀(8-10分)
(4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(6-8分)
(5)答題方向正確、沒有分條羅列,但內容言之有理(2-6分)
(6)答題方向正確
【閱讀理解】1*14分
(1)理解正確、采用原文作答、字跡美觀(12-14分)
(2)理解正確、采用原文作答(8-12分)
【寫作】1*50分
原則:字數、立意、角色、字跡
二類作文(38-25分):字數符合要求,立意明確,以教師角色進行寫作的
三類作文(25-10分):字數符合要求,立意明確
四類作文(10-0分):字數不夠
02.小學《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》評分標準
【單項選擇題】20*2分
原則:選對就有分
原則:踩點給分
(1)如果答案的點大于5點,只要答對5點,且每點內容飽滿(相應的擴充,對“知識點”進行解釋等)給滿分。如果所答點都對,內容不飽滿,則酌情扣分;如果每少答一點或答錯一點,則扣2分。
(2)如果答案的點小于5點,所答點都包含在正確答案內且內容飽滿給滿分;如果每少答一點或答錯一點,則每點扣除2分。
【材料分析題】2*20分
原則:答題方向、分條羅列、字跡、行文
(1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、字跡美觀、行文邏輯清晰(16-20分)
(2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且行文邏輯清晰(12-16分)
(3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、字跡美觀(12-8分)
(4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(6-8分)
(5)答題方向正確、沒有分條羅列,但內容言之有理(2-6分)
【教學設計】1*40分
原則:字跡、行文邏輯、教學目標、教學重難點、教學流程、體現新課程理念
(2)行文邏輯清晰、教學目標正確、突出教學重難點、體現教學流程、體現新課程理念(30-35)
(3)教學目標正確、突出教學重難點、體現教學流程、體現新課程理念(25-35)
(5)不能體現“教學目標正確、突出教學重難點、體現教學流程”中的一點或幾點則酌情扣分。
03.中學《教育知識與能力》評分標準
原則:選對就有分
【簡答】4*10分
(1)如果答案的點大于5點,只要答對5點,且每點內容飽滿(相應的擴充,對“知識點”進行解釋等)給滿分。如果所答點都對,內容不飽滿,則酌情扣分;如果每少答一點或答錯一點,則扣2分。
(2)如果答案的點小于5點,所答點都包含在正確答案內且內容飽滿給滿分;如果每少答一點或答錯一點,則每點扣除2分。
原則:判斷正確與否、是否言之有理、是否字跡美觀
(1)判斷正確、內容言之有理、字跡美觀(8分)
(2)判斷正確、內容言之有理(4-7分)
(3)判斷正確(4分)
【材料分析題】2*18分
原則:答題方向、分條羅列、字跡、行文
(2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且行文邏輯清晰(12-16分)
(3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、字跡美觀(12-8分)
(4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(6-8分)
(5)答題方向正確、沒有分條羅列,但內容言之有理(2-6分)
04.幼兒《保教知識與能力》評分標準
原則:選對就有分
【簡答】2*15分
原則:踩點給分
(1)如果答案的點大于5點,只要答對5點,且每點內容飽滿(相應的擴充,對“知識點”進行解釋等)給滿分。如果所答點都對,內容不飽滿,則酌情扣分;如果每少答一點或答錯一點,則扣2分。
【論述題】1*20分
原則:判斷正確與否、是否言之有理、是否字跡美觀
論述題不僅考查考生對所考查知識的識記和理解,還考查考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論述相關理論,要求在論述問題、闡述自身觀點時有一定的深度。論述題的答案沒有標準的答案,答案不是唯一的,主觀性較強,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闡述,論述中可以加入自己的觀點。論述題常見問題呈現形式可分為“論述(試論、分析)XX”、“結合XX(實際、相關理論), “材料+結合XX(材料、相關理論)三種類型。
【材料分析題】2*20分
(1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、字跡美觀、行文邏輯清晰(16-20分)
(2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且行文邏輯清晰(12-16分)
(4)答題方向正確、分條羅列(6-8分)
(5)答題方向正確、沒有分條羅列,但內容言之有理(2-6分)
(6)答題方向正確(2分)
【活動設計】1*30分
原則:字跡、行文邏輯、教學目標、教學重難點、教學流程、體現新課程理念
(1)字跡美觀、行文邏輯清晰、教學目標正確、突出教學重難點、體現教學流程、體現新課程理念(36-40)
(3)教學目標正確、突出教學重難點、體現教學流程、體現新課程理念(25-35)
(4)教學目標正確、突出教學重難點、體現教學流程(10-25)